在七年前,我還在念師大體育研究所,身邊同學從一般生變成體育人,平常除了做實驗和報告外,我大多時間就是在補修術科(外系生的畢業規定),有點艱難但很值得,這是出社會後無法體驗的。
在過去那雞胸肉和乳清蛋白還不普及的年代,念體育的出路不是當教練就是往學校當老師,很少人會無緣無故中途出家去念體育。
我當時的大學同學若選擇升學,大多繼續待在醫療營養領域,當個更專業的營養師。
七年前的過年,一位人很好的阿姨,詢問起當時我的近況。
我:「還在念書,念體育系研究所。」
阿姨停頓了一下,說:「嗯…念自己喜歡的科系很好。」
我大概猜想得到,停頓的時刻,阿姨在思考體育的出路。
我很感謝阿姨,她不像部分長輩會直接脫口而出「念這個以後要做什麼」。
還好她沒問,因為我也不知道。
當時運動風氣還不流行,不像現在健身房跟便利商店一樣多,街上每個路人興趣都是健身。
沒事跑去念體育,若不當老師,要找工作真的很不容易。
我最害怕被問「你以後要做什麼」,因為我選擇的一直都是「我現在想要做什麼」,但這樣的選擇偶爾會換來四面八方善意的回應「你還是要想想以後出路吧,賺錢很辛苦的。」
追隨自己興趣的路途很艱辛,因為大家都會不斷提醒你,這種關心卻帶來了極大的自我懷疑。
我們能做的,就是保持熱忱讓自己堅持下去,不顧及他人眼光,這就是所謂「被討厭的勇氣」。
會寫這篇文,主要是粉絲頁常收到大家的私訊,詢問關於升學的問題,加上過年了,是個思考人生的關鍵時期。
我無法回答怎麼選擇能賺很多錢,因為我自己也很窮,我只會建議選擇生命中會產生熱忱火花的領域,當你認真投入時,會產生忘我的感覺。
每一天都要好好的過,不該讓不相關的人事物影響你,而日復一日都讓自己深陷痛苦。
2020年是個嚴峻的一年,生命很脆弱,每天醒來知道台灣還是平安的,家人好友都還健健康康,就相當感恩。
人生很單純,能好好活著就是一種福氣,這種「好」包含了健康和心情。